泰州兴化市是全国有名的农业大市,239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耕地面积191万亩,渔业面积82.6万亩;156万的户籍人口中,农业人口有124万。兴化人很早就意识到,要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记者在近日的采访中了解到,兴化市近年来在乡村振兴上连出妙招,全体人民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迈出坚实步伐。去年以来,该市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农业供给质量、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在2020年度全省首次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中,兴化位列全省县级综合排名第一等次。

能人带头 小村实现共同致富

金秋时节,气候舒适,兴化千垛镇垛田上花海盛放,小桥流水恬静祥和,位于东罗村的民宿生意十分火爆。

“提前许多天房间就被预定一空了,现在16个客房都是满的。”东罗村伍缘民宿老板罗中坤告诉记者,近期前来秋游的人络绎不绝,他雇了村里七八个老乡过来帮忙,生意还是忙不过来。乡亲们既不误农时,又能赚些“零花钱”,干活积极性都非常高。

近年来,兴化乡村旅游的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能人”返乡创业。正是看到了发展的潜力,罗中坤十年前结束在外做生意漂泊的生涯,回到村里先后开起超市、民宿,并带动不少村民投身相关产业。

东罗村村民罗金宏最近同样忙个不停。2019年他回乡创业养殖水蛭,目前已带动四五十户村民养殖水蛭,除了照料自家不断扩大的养殖场,他还要充当技术员,为四邻八乡的养殖户答疑解惑。罗金宏拿起一桶水蛭向记者介绍,水蛭被兴化当地人称作蚂蟥,看起来“瘆人”,却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近两年行情特别好,现在每斤价格已从80元涨到了110元。“去年赚了二三十万元,今年行情比去年好,估计赚的肯定会超过这个数。”罗金宏自信地说。

找到致富门路的罗金宏没有藏着掖着,而是把技术和销售途径告诉老乡们,带领大家一起致富。“中学毕业就出去闯荡,现在在家门口创业,既能照顾老人小孩,还能带领大家一起致富,觉得很有成就感。”罗金宏干劲十足。

村里的能人带着部分村民先富起来,村党总支书记罗宝田则时刻惦记村里老弱病残村民的生活。罗宝田1962年出生,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开始办厂,是村里老一辈的致富能手。为了不让困难户在致富路上落下,他流转40亩位于该村北侧的农田,创办了东罗蚕桑合作社,自任合作社理事长。罗宝田为九户残疾人家庭栽好桑树,建好养蚕室,在蚕“上山”最忙的时段,他亲自带着村干部及家人帮助村民采摘桑叶。目前,全村已有十几户困难家庭因为养蚕增收致富。

回馈家乡 企业把钱砸进“土坷垃”

2020年11月8日上午,由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捐赠2000万元建设的戴南中心小学“兴达综合楼”,在初冬的阳光下举行了简朴的奠基仪式。该项目占地面积1475平方米,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载体,让镇村儿童能在家门口接受最好的教育。

在董事长刘锦兰的带领下,位于兴化戴南的兴达公司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奋斗,已成为全球橡胶骨架材料行业的领导者。刘锦兰认为,兴达公司起步于戴南护国寺旁,成长于茅山河畔,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更离不开社会各界和家乡父老的关心支持。因此,近年来兴达公司不断回报家乡,造福社会,关注教育,投入真金白银支持家乡百姓实现共同富裕。记者了解到,兴达公司数年间向镇里的中小学捐赠数千万元,捐资1900多万元作为兴化全市教育系统奖教基金,充分展示了国际化大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在兴化,像兴达公司一样做大做强后投资乡村、助力村民致富的企业还有很多。2017年,万科来到兴化,与当地政府合作形成了“工商资本+地方政府+村集体”建设特色田园乡村的模式,有力推动了合作村庄文旅产业的发展,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

顶层谋划 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无论致富能人带头干,还是企业代表慷慨捐,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处处都能看到当地党委、政府谋划、忙碌的身影。东罗村带领村民养蚕致富,兴化市及时划拨扶持资金,派去技术员跟踪指导;企业捐资助学、投资乡村,兴化相关职能部门快速落地纳税优惠政策,给予相关企业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兴化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系统推进乡村产业、生态、文化、人才和组织“五大振兴”,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财政资金的倾斜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兴化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助力兴化农业品牌建设,兴化市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产品品牌宣传推介,目前兴化拥有生鲜农产品、加工类农产品500多个品种,获得国家“三品”认证1132个、列江苏第一;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近3年市镇两级财政安排奖补资金和专项建设资金6.4亿元,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9.07%,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理率达95%以上。

兴化更推出诸多助力共同富裕的实质性举措。该市以实施“富民强村帮促行动”为抓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提高农村低收入人口和经济薄弱村自我发展能力。兴化构建了利益联结机制,加大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建立健全与小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此外,兴化还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的带动示范作用,搭建党组织、合作社、农民三方利益联结纽带,最大限度保障农民利益,促进村强民富。

“今后5年,兴化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致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在今年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兴化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兴化市委书记方捷如是说。

(江苏经济报记者 耿文博 通讯员 史道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