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智能机器人作为先进技术的集大成者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583亿元迅速增长至2024年的369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3.6%。
在这一浪潮中,“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机器人正成为技术突破的关键方向。与传统机器人不同,具身智能机器人通过“感知-决策-行动”的闭环系统,实现与物理环境的智能交互能力。
在这一技术框架下,机器人形态演化出三大主流方向:履带式(高负载稳定移动)、轮式(高效率平面运动)和腿足式(复杂地形适应,包含人形)。其中,四足机器人凭借运动稳定性与地形适应性的平衡,成为具身智能最具产业化前景的载体之一。
在中国四足机器人领域,云深处科技凭借绝影系列产品已建立起领先优势。该系列产品在电力巡检、应急救援、警用安防等复杂场景中展现出优秀的适应能力,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多个重点行业领域,并成功进军海外市场,在新加坡国家电网等国际项目中落地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复杂多变的实际应用场景中,传统机器人往往面临效率与适应性难以兼顾的困境。为突破这一限制,云深处创新性推出能在平坦路面实现轮式高速移动,又能在复杂地形切换足式越障模式的“轮足机器人”——山猫M20。
官方资料显示,该款产品是“全球首款专为复杂地形和危险环境打造的行业应用轮足机器人”,山猫M20能应对沙漠、雪地、泥沼、山地等复杂地形,并具备IP66防护、2.5小时续航、15kg负载等工业级性能。本次测评将从运动能力、环境适应性、功能扩展、实战表现四大维度,验证其是否配得上“全域作业之王”的称号。
1. 核心亮点
灵活性优秀
山猫M20自重仅33kg,单人即可搬运,相较于同类型其他机器人拥有更为小巧的体型,在某些特定场景方便作业人员搬运携带。
其具备双形态无缝“变形”能力,拥有超大关节活动范围与双腿构型无缝切换能力。“前肘后膝式”结构让山猫M20可以轻松穿梭于狭窄死角,而且它不分前后方向,无需转身就能在窄道掉头,能自由通过宽度仅50cm的狭窄通道,深入隧道、管廊等狭小空间。在特定场景下,它还能无缝切换至“全肘式”,展现出优秀的复杂场景越障能力。
对比Spot 32.7kg的自重,山猫M20在灵活性与便携性的综合表现上更具优势,在复杂空间作业时,能以更快速度响应任务需求,提升整体作业效率。
此外,除了专门为特定场景和作业打造的轻量化设计,作为专为复杂地形作业设计的行业级轮足机器人,山猫M20的地形征服能力堪称优秀。独特的轮足融合架构可实现45°极限坡度攀爬,最大垂直越障高度达80厘米,这让山猫M20在诸如应急救援等作业场景中发挥出极强的自适应地形能力。
功能扩展性强
山猫M20在背部配备了丰富的接口,涵盖 24V/72V 电源接口、千兆网口以及USB3.0接口等。这为其功能拓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用户可根据不同作业需求,方便快捷地加装各类专业设备。
以电力巡检为例,可加装双光云台,通过可见光与热成像的协同,实现对输电线路的全面、精准监测;在消防应急场景中,挂载灭火装置与生命探测仪,能够深入危险区域开展救援工作。
在二次开发能力上,山猫M20为行业用户提供了更丰富的业务端开发接口(如标准化机械/电气接口、千兆网口、USB3.0),可快速适配电力巡检设备、传感器套件等专业模块,显著提升二次开发效率。GO2 W主要侧重于基本运动、智能 OTA 升级等功能,载荷约8kg(极限~12kg),难以像山猫 M20 那样搭载大型或多种类的专业设备,难以满足一些对功能多样性要求较高的工业级应用场景。
续航耐用性佳
山猫M20有效负载续航可达2.5小时,最大续航里程达12km,且支持热插拔换电,作业过程中无需停机即可快速更换电池,能实现长时间持续作业。而Spot 单次充电可运行90分钟,续航能力远不及山猫 M20。
在防护等级上,山猫M20达到 IP66(注:IP66防护等级指产品完全防止外物侵入,且可完全防止灰尘进入,承受猛烈的海浪冲击或强烈喷水时,机器进水量应不致达到有害的影响),能完全防尘,并可抵御强水冲击,可在 -20℃至 55℃的极端温度环境下正常作业,还搭载夜间补光装置,能适应黑暗环境。Spot 防护等级为IP54,只能防止灰尘侵入和有限的水溅,在恶劣环境下的适应能力不如山猫M20,山猫M20的耐用性更强,能更好地在复杂恶劣环境中稳定工作。
环境感知力出色
山猫M20配备96线激光雷达,可生成约860000pts/s的高质量点云,拥有360°×90°超大视野范围,支持定位建图导航和全向避障,还配备360°点云环视功能。
GO2 W配备 4D 激光雷达 L1,视野同为360°×90°(最小探测距离 0.05 米),但点云输出量约4.3万点/米(基于Unitree 4D LiDAR L1参数测算),山猫 M20 的高密度点云在障碍物细节捕捉上更具优势,尤其适合需要精准避障的复杂场景。
Spot采用四组深度相机+3D距离传感器方案,实现 360° 视觉感知,但未配备高线束激光雷达。相对而言山猫M20 的激光雷达在距离测量精度和环境光稳定性上表现更优,尤其在黑暗或强光环境中。
2. 实战场景测评
沙漠陡坡冲刺:云深处科技的官方视频开篇即展示山猫M20在沙漠陡坡的冲刺画面,沙漠地质松软,摩擦力小,对于普通足式和轮式机器人来说难以保证自身平衡性,山猫M20通过轮式的足底加上腿足式的运动步态,可以保证稳定行走在沙漠地面,有效应对例如沙漠等复杂地形。
泥沼环境行走:云深处科技视频显示,山猫 M20 在泥沼地带作业时,足式驱动系统可根据地形自动调节步幅,足部遇泥浆下障碍物时,运动系统迅速反应调整运动姿态以通过障碍物。即便 IP66 防护外壳被泥浆覆盖,设备仍正常运行,展现出在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能。
废墟越障演示:视频中模拟山林火灾场景时,山猫 M20可切换至“前肘后膝式”运动构型攀爬越过障碍。除此之外在狭窄通道,M20也凭借相对小巧的体型自由穿行。轮足形态,不用换向,彰显出复杂环境下的速度与运动优势。机身机械接口挂载的双模块装置同步作业 —— 双光云台实时标记火点热源,灭火设备对模拟火源进行作业,展现出火灾现场的=应急处置能力。
夜间全黑作业:视频结尾的全黑测试中,山猫M20可以开启补光系统,打开前后补光灯,除此之外,装置的96线激光雷达即使在无光环境下也可以构建出三维环境模型,帮助机器狗感知周边环境。
场景应用测试
山林消防场景:视频中虽未详细展示山林消防完整流程,但从山猫M20的性能来看,其具备在山林复杂地形快速移动的能力,可携带消防设备深入火场,配合热成像等装置进行火情侦察与初步处置。
电力巡检应用:结合产品特性,山猫M20可穿越山林等复杂地形,对输电线路进行近距离检测,其搭载的传感器等设备能及时发现线路隐患,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物流配送场景:在物流配送方面,山猫M20的负载能力和续航能力使其可在小区等场景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任务,尤其在地形复杂区域,相比传统配送方式更具优势。
3.同类产品对比
对比总结:
GO2 W是优秀的消费级产品,但山猫M20在专业性、环境适应性和功能扩展上优势显著,适合真正需要可靠作业的工业客户;Spot仍是运动控制的天花板,但山猫M20以轮足融合+工业级性价比,在真实作业场景中更具实用价值。
4. 总结与展望
整体来看,作为全球首款专为复杂地形和危险环境深度定制的轮足机器人,云深处科技的山猫M20通过轮足融合设计,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实现关键突破。它不仅解决传统机器人“效率与适应性难以兼顾”的痛点,更以模块化生态和工业级可靠性,在电力巡检、应急救援、物流配送等场景展现出显著优势。
相较于消费级的GO2 W,山猫M20在负载能力、环境适应性和功能扩展性上领先;而对比Spot,它则以极具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在续航、防护等工业刚需上实现差异化突破。
然而,山猫M20的普及仍面临一定挑战。其定制化开发成本与行业级高性能带来的硬件投入较高,规模化量产尚未完全摊薄成本,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当前中国四足机器人领域的标杆产品。未来,随着5G远程操控、AI自主决策等技术的融合,山猫M20的应用场景或将进一步扩展。值得期待的是,随着规模化量产和供应链成熟,山猫M20的综合应用成本有望进一步优化,从而打开更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