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春天,除了火爆互联网的人工智能行业,机器人行业也在蓄势待发。在国内知名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上,不少用户在探讨关于入行机器人行业的问题。

纵使人工智能行业在近几个月热度不断上升,但是清醒的买卖职场人认为,当大家都争相涌入人工智能行业是,屈居其下的机器人行业可能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曾经的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四大家族”占据垄断性地位,今天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世界看亚洲,亚洲看中国。回首过去两年,国产机器人行业呈现出哪些趋势?

趋势一:全球化进程加快

据国际机器人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北美机器人市场发展良好,来自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公司订购了11595台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28%,收入增长43 %,达到 6.64 亿美元。

2021年全球新装工业机器人数量达到51.7台,同比增长31.2%,创历史新高。

而欧洲、东南亚以及日韩等国家地区,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同样旺盛。

数据显示,英国、法国、德国,5月份制造业PMI均高于50临界点,分别达到54.6、54.5、54.7,处于高位扩张阶段。

越南、印度、印尼、泰国、菲律宾4月制造业PMI值分别为51.7、54.7、51.9、51.9、54.3,显然随着逐步取消防疫限制,导致新订单和制造商产量增加,市场需求开始回升。

4月份,韩国制造业PMI值为52.1,日本制造业PMI为53.5,制造业经济依然处于扩张阶段,这两个国家因为人口老龄化严重同时工业发达,对机器人有着巨大的需求。

趋势二:品质产品成主角

工业机器人正处在增量赛道上,而品质产品将成主角。疫情前机器人的发展方向以向上的技术创新为主,诞生了一系列国货新品牌,其关键词往往包括了“创新”“升级”“品质”等。智能化决定用户趋向智能和高端的消费,因此“智能制造”“产品品质”成为后疫情时代机器人品类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向,比如在协作机器人领域,安全、智能、柔性生产的协作机器人就被预测会有进一步成长空间。

从技术创新来看,新技术、新品类的机器人产品更有成长潜力。从产品结构来看,高品质的机器人更易积累客户群体,也将是2023年稳住大盘的基石。从长远看智能化是趋势,但是不会一蹴而就,一些经销商、集成商也会选择品质更有保障的产品去服务于客户的需求。

在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风口下,机器人应用场景及市场需求迅速放大,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将是确保机器人在更多场景得到充分应用的基础保障,众多国产机器人品牌致力于降低机器人使用门槛,并通过安全高效、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的产品方案,推动机器人在更多行业落地应用。

趋势三:大江大河产大鱼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规划》发布后的第一个完整年度已经结束,尽管2022年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但我国机器人产业仍然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不仅万台机器人俱乐部实现扩容,而且机器人出口取得突破。而随着国产机器人产业的突飞猛进,海外巨头也不得不加大对中国的投资。

在产品形态方面,小米和特斯拉先后发布人形机器人令市场振奋不已,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深化,除了工业应用,机器人在各类服务场景的应用也被寄予厚望。2022年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攀升,锂电池扩产潮促使碳酸锂价格居高不下,光伏产业扩产同样如火如荼。

2022Q3以来,埃夫特下属孙公司Auto robot不仅获得Stellantis集团下属子公司FCA集团总金额约2.54亿元的订单。埃斯顿、汇川技术、瀚川智能、瑞松科技、巨一科技等企业来自新能源车的订单也都有显著增长。

在出货量上,本土机器人企业在2022年再获突破。上一年工业机器人出货量破万台的埃斯顿和汇川技术再接再厉,其中汇川技术透露前三季度工业机器人出货量已达到约1.2万台,埃斯顿则预计2022全年出货量将达到1.5万台。除了埃斯顿和汇川技术,伯朗特也已在2022年10月实现年出货量破万


不难看出,机器人行业整体发展都是在向上的,产业加速发展阶段,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会相应上升,此时入行机器人产业,也会是个不错的选择。